网站首页 > 理财知识 >

投资高手大龙(投资高手小说全本 熊星)

2023-06-15 13:45:54 理财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汇添富基金马翔:以理工男的“求真”精神做成长股投资

导读:今年是马翔做科技成长股投资研究的第12个年头。


本硕均就读于清华大学电子系,许多师兄弟都是在硬科技领域的创业者,马翔身上有着鲜明的工科生烙印。成长股投资需要“信仰”,但见证过2015年“互联网+”的泡沫和破灭,马翔深知质地不佳的公司,最终只是给投资者坐一轮过山车,因此他更注重以一个理工男“求真”的态度去审视科技股的行情演绎。马翔有自己的投资原则,要自己亲身体验和学习各种最前沿的产业趋势,才会下定论。


笔者在马翔入行之初就与他结识,能深切感受到十多年来他在投资体系上的不断进化,特别是他从原来完全的自下而上选股,逐渐增加了对市场主线的把握。在他看来,成长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把握,那些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产业脉络,一定会在资本市场有所体现。而在主线脉络中选股,能做到事半功倍,也比完全自下而上的方式,有更清晰的选股方向。


但即便看重投资主线,马翔也绝对不是一名贝塔型选手,他对产业和公司都有清晰的划分。例如,马翔认为数字化时代,GPT带来的AI创新将实现更加高效的信息和数据利用,创造巨大的价值。在这一堪比当年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级别的投资主线下,硬件的确定性最高,投资模式资本市场也最熟悉,导致一大批硬件公司的估值提升较快,未来空间相对有限;软件层面,考虑到去年四季度的深度调整,如今许多软件股的迅速反弹也在合理区间。从增长潜力和市场空间看,应用领域比较有竞争力的公司,依然具备比较好的投资价值。


生活中的马翔非常简单,最大的爱好可能就是跑步。拥有将近20年的马拉松跑龄的他,将运动对耐力和体力的极大挑战,融入他对投资所需要的长期主义和专业精神的理解。他并不是一个激进的科技成长股选手,用他自己的话说,属于不太会“炒作”股票的,但是对科技的投资有着工科男“求真”的性格。


而对于求实精神和长期主义的坚守,也使得马翔获得了较为亮眼的业绩表现。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马翔执掌的汇添富科技创新混合A成立以来上涨117.48%,远超23.57%的同期基准;过去一年以16.87%的净值增长率在96只同类基金中跻身前三(同期基准-8.42%) 。他所执掌的汇添富民营活力过去十年的涨幅为373.23%,在287只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10,自2010年5月5日成立以来净值上涨503.36%,远超92.52%的同期基准。

汇添富基金马翔:以理工男的“求真”精神做成长股投资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马翔的投资“金句”:


1.我逐渐意识到,把握市场脉络非常重要,因为投资就是投未来,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产业脉络,一定会在资本市场产生很多投资机会


2.今天的A股市场已经是一个研究致胜的时代,需要投入研究精力去发掘,如果你研究后预测到某个行业未来三年会改变世界,那么现在就应该加大投资


3.我倾向于认为AI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变革,类似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这样的级别,都是从无到有的改变,最终形成一个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大产业


4.A股投资者对硬件制造业的投资逻辑是很熟悉的,这导致里面的公司涨得很快,即便大家也清楚这些公司肯定有估值天花板


5.芯片作为一个总行业,不可能出现全行业的通胀,2020到2021年的全行业通胀,是几个周期叠加后的特例


6.一个趋势起来后,历史上证明自己能力不行的公司,大概率是做不成的


7.如果你跟着个股从高位跌下来,到了底部才卖掉,这个过程会让你很痛苦,卖掉之后你就不会想看了,这就很容易错过下一轮再起来的机会。所以高位的股票最好卖一点,这样后面无论如何,心态会好一些



资本市场会映射影响未来的产业脉络


朱昂:三年前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访谈,当时你谈到自己的投资侧重于中小市值的成长股,三年后的今天,你相比过去有什么变化吗?


马翔 我的变化还是挺大的,以前我是自下而上选个股,行业均衡配置,整个组合并没有太多的侧重点。过去我做投资最大的错误,就是过度专注在自下而上选公司,却错过了对主线脉络的把握。


比如说,我从2019年开始管理汇添富科技创新,当时花了很多心思按照科创板的六大行业(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去一个个研究个股,最后发现新能源行业的收益远胜于其他行业。


我逐渐意识到,把握市场脉络非常重要,因为投资就是投未来,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的产业脉络,一定会在资本市场产生很多投资机会。在主线脉络中选股,就能做到事半功倍,哪怕阶段性估值贵一些,也会通过成长性消化。


我曾经因为过度关注商业模式上的问题,认为新能源只是传统的制造业,难以实现真正的技术壁垒,没有深刻理解背后巨大的产业脉络。当新能源汽车增长了10倍,必然会带来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投资机会。


于是,我这些年逐渐开始加大对产业脉络的把握,优化了自己过去完全自下而上的选股体系。以2022年为例,我阶段性参与了储能和光伏的股票。因为当时能源价格出现上涨,对这些产业带来了阶段性的投资机会。相同的逻辑,在去年四季度我也阶段性参与了周期、医药、软件等行业的机会。这些尝试,都对去年的净值带来了一些正贡献。


我在去年四季度布局了很多软件公司,当时的逻辑是围绕经济复苏受益的方向找投资机会。但是到了今年2月后,软件公司的投资逻辑产生了变化。AI的崛起可能会重新改变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对软件公司投资的重点变成了,对AI未来三年机会的判断,思考这一次的产业革命,会多大程度对我们的现实世界产生变化。


朱昂:所以,相比三年前你的选股框架增加了对投资主线的判断?


马翔 是的,我今天的选股框架有些不一样了,主要是两个模块:


首先,在成长股里面寻找投资主线;


其次,自下而上在细分行业挖掘能够长大的公司。


我觉得投资不能漫无目的去找公司,一定要在几个重点的方向寻找,包括:


1)广义的国产替代。包括半导体设备、信创、新材料、高端装备;


2)追求更好生活方式的新消费。在后疫情时代,生活方式开始回归了,能够找到一些新生活方式带来的机会。


朱昂:如果你投资的主线一直不涨,你能容忍多久?


马翔 对于个股,我可以忍受较长时间,两三年不涨都可以。但作为投资的主线,如果两年没机会,我就需要反思是否是对投资主线的判断出现错误。


当然这里面还需要结合估值做判断。比如说医药股没涨,但是因为估值比较低,看错的风险就比较小,我就会继续持有。



提前布局今年的投资主线


朱昂:结合今年的市场,你业绩很好,是不是找到了投资的主线?


马翔 主要就是去年四季度我卖掉了新能源,减持了军工,加仓了软件,特别是对AI领域做了重要配置。目前我管理的几个产品都是超配软件的。


这是因为我看到了AI技术革命带来的显著变化。过去20年软件行业每一次快速发展,都和新的流量有关,无论是PC互联网还是移动互联网。进入2021年之后,由于移动互联网增速放慢,又缺少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流量,整个软件行业的股票表现都不好。


在去年微软发布GPT后,软件行业终于出现了重要的创新,能够大幅提高人和计算机沟通的效率。我们还发现微软做了大模型后,大量科技巨头都在进入这个领域,带来了软件行业新的流量机会。整个软件行业在每一个产业的环节和格局,都会出现不一样的演变,带来新的投资机会。


今天的A股市场已经是一个研究致胜的时代,需要投入研究精力去发掘,如果你研究后预测到某个行业未来三年会改变世界,那么现在就应该加大投资。


朱昂:对于AI人工智能,市场分歧很大,有人认为是主题投资,也有人提到类似于2013年苹果产业链那种级别的机会,你怎么看?


马翔 我倾向于认为AI是一个很大的产业变革,类似于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汽车这样的级别,都是从无到有的改变,最终形成一个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大产业。对于最终的产业规模大小,和改变生活的量级相匹配,目前还无法确定。我觉得千亿级别以上问题不大,能不能到万亿级别需要进一步跟踪观察。


现在的世界是一个非常数字化的世界,有无尽的信息和数据,如果能高效利用这些信息和数据,一定能创造价值。人类的分工太过专业,比如我会投资但不太会编程,会编程的人可能又不太会写作,GPT可以让人们通过自然语言调用信息,弥补自己的短板,具有很大的革命性。


观察全球科技巨头的态度,也可以看出这个产业具有巨大的潜力。例如,当年Meta去做“元宇宙”的时候,是没有其他巨头跟随的。可是当ChatGPT的用户量迅速增长到5000万的时候,谷歌和亚马逊等巨头纷纷投入真金白银,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也在砸钱,甚至搞得某行业龙头的芯片都脱销了。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在GPT出来之后,都在考虑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改变内部组织方式。那么这就不太可能只是主题投资的机会。


朱昂:那么AI人工智能产业中,哪些领域更有机会?


马翔 从产业来划分,可以将其分为硬件、软件和算力。从区域来看,又分为国内和国外。


硬件制造的确定性最强,不需要考虑谁是大模型最后的赢家。每一个要做大模型的企业,都会确定性的投入硬件。我和许多产业的人聊过,如果只能买一个股票,大家一致看好的就是某芯片行业龙头。


这家龙头在国外,但国内也可以找到相关产业链的公司。这些公司主要做代工和零部件,由于已经进入了供应链,也会跟着上述龙头的需求放量起来。10年前苹果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已经告诉我们硬件企业在产业爆发初期的确定在最高。这里面竞争优势很强,业绩高增长的股票一定会涨,缺陷是硬件企业都会有估值天花板。


今年以来这一轮AI的行情演绎,硬件企业是最热的。A股投资者对硬件制造业的投资逻辑是很熟悉的,这导致里面的公司涨得很快,即便大家也清楚这些公司肯定有估值天花板。我觉得后面硬件类公司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了。


软件方面更为复杂,可以分为两层半,底层是大模型和云计算,上层是具体应用,中间就是各种做服务的企业。海外大部分公司会同时做底层的云计算和大模型,比如说微软、谷歌、Meta。只是因为他们规模体量太大了,目前股价涨得比较慢。海外还有一些做开源小模型的公司。目前看,海外市场的大小公司都有机会。


国内云计算和大模型公司的市场格局比较混乱,不仅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在投,许多小公司也在做自己的大模型。最近我至少学习了30个不同的模型。每一个公司背后都有人站台,有些是大型互联网公司,也有很赚钱的游戏公司,还有一些是地方政府在支持。


应用层方面,每个细分市场的应用龙头都有先发优势。国内这一波行情中,应用层面真正的龙头涨幅并非最大。许多人说,海外应用层的企业都没涨,但那是因为他们也没怎么跌。国内去年四季度很多软件股都跌得很惨,今年反弹50-100%也是合理的,只是这一波涨得太快了。阶段性的超跌反弹已经差不多了,后续要观察应用层是否真的出现收入或者用户付费量的提高。


总结一下,海外硬件制造业最确定;国内具有国产替代属性的算力相关芯片也有较大机会,但有上限,需要寻找标的;国内应用领域的比较有竞争力的龙头公司仍具有增长潜力。



人工智能的贝塔阶段告一段落

未来更多要赚个股的阿尔法


朱昂:AI的产业趋势,也会提高数据方面的价值,你觉得这里面有什么投资机会吗?


马翔 拥有数据的公司有两类,一类是细分市场的应用龙头,另一类是运营商。相比之下,我觉得运营商还是性价比较高的公司,在数据层面有核心地位,估值也比那些100倍的品种便宜很大,就是涨得慢一些而已。


有一类公司我是绝对不会买的,就是历史证明质地比较差的公司,突然说公司具有了数据价值。我觉得许多公司都可以说自己拥有数据,但除非公司历史上证明自己的能力不错,或者是真正的数据龙头。


历史上,2015年许多公司都提过互联网数据的故事,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朱昂:人工智能已经涨了很多了,后续你会如何操作,行情还会持续吗?作为普通投资者,还有没有入局的可能?


马翔 我现在不会去增加人工智能的配置,哪怕这个板块回调,我也不加。它涨幅最快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计算机和传媒一块儿有五百多支股票,这段时间轻松全翻倍,后续不可能再这样涨下去,所以不能增加比例,只能在里面去做调整。


前段时间每天都有公司发一个新的大模型、新的应用,发出来你就要去尽快学习,全行业不管是买方、卖方还是基金经理都觉得很累,但是一天一个新东西这也是不可能的。


研究人工智能至少要花一半的时间去判断行情是否可持续,如果可持续的话,再去寻找那些真正能够兑现到业绩的企业,目前的观察是可持续的,我昨天还在买自己的基金。


朱昂:就像你提到的,人工智能产业趋势中,最确定的是硬件,能否谈谈你对目前半导体板块的看法?


马翔 从2018年开始,半导体行业形成一个板块已经是第五年了。我先谈谈半导体行业的分类吧,我主要按照中长期的景气度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型,是中长期都非常景气的国产替代,这类企业以半导体的设备和零部件为主,受益于一个比较长的景气周期和巨大的国产替代空间。


第二类型,是不同阶段的景气和不景气行业。景气度是由下游需求决定的,比如说智能手机渗透率见顶之后,半导体中针对智能手机相关的行业景气度很差。去年的功率半导体和军工半导体,由于下游需求旺盛,自身的景气度很高。


落实到投资,也不能只买高景气的国产替代资产,因为股票还要有一个价格。而且,国产替代的特点是,每一个细分市场都很小,这些公司从几十亿市值变成几百亿市值不难,可是要继续长大很难。美国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也就两三千亿美金市值。中国企业善于把握0到1的机会,要不断长大很难。


对于阶段性景气和不景气的公司,我会用周期性的思维去看待,在高点就会谨慎一些,多关注过去几年跌得比较多的。半导体的大周期是2021年三季度见顶了,到现在已经跌了一年半多了,可以去寻找一些机会了,但肯定没有前几年那么好,因为2019-2021有国产替代周期、5G产业周期、供需错配周期这三个超级周期。随着需求起来,下半年可能会有一个库存周期向上的投资机会,但空间不会很大。最好是库存周期叠加新产业,比如AI带来的高性能计算、边缘计算等,才有较大的机会。


如果半导体投资只是做库存周期的博弈,意思就不大。毕竟半导体不是传统周期的煤炭、水泥、钢铁,这些产业估值很低。半导体即便跌了很多,也有30到50倍估值,如果只是博弈库存周期,很可能亏钱。


朱昂:有人觉得未来芯片供给跟不上,会出现“算力通胀”,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马翔 我觉得芯片属于周期性很强的行业。芯片的制造确实很难,前期投入很大,生产线打造要好几年,导致细分领域出现供需不平衡,那么这类芯片肯定会有通胀。现在某行业龙头的芯片每天都在涨价。


但是芯片作为一个总行业,不可能出现全行业的通胀,2020到2021年的全行业通胀,是几个周期叠加后的特例。



要买track record优异的企业


朱昂:能否分享一个有代表性的投资案例?


马翔 我在2019年买了某互联网券商龙头,这个公司我很早就研究覆盖过,是一家历史上所作所为很不错的公司。2015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这个公司也跟着跌了很多,到了2018年市场还不是很好,但我观察到这家公司的互联网证券业务市占率提升很快,每天的新增用户数和活跃用户数,明显比竞争对手要强很多。你就知道如果市场再来一波机会,公司的市占率会快速提升。


出于对这个公司历史track record的了解,我就在比较低位置买了这家公司。进入2019年市场活跃度提高后,公司的互联网证券业务增长非常快,再到2020年基金销量也起来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某B2B电商平台,2019年三季度它刚上市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人看,只有50亿市值,因为我以前就研究过很长时间的B2B电商,对行业有些了解,B2B电商最难的就是让客户信任你,真正在你平台上交易。他们公司团队管理能力、裂变能力、线下能力还是很强的,能看出来至少未来三、四年利润高增长是可以实现的,后来每个季度确实也兑现挺好。


当时买入的性价比很高,我大概率能判断公司能做到10亿以上的利润,在50亿市值买的时候,其实是在很低的动态估值位置。能够买在好的位置,是基于不断跟踪后,在这个股票上建立了超越市场的认知。


朱昂:之前访谈时,你说过要跟踪一家公司好几年才敢买,但是对AI这种反应比较迅速的产业趋势,你会怎么处理?


马翔 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股票市场就是赚两类钱。一类是有很好的track record,历史上证明过自己的公司。当公司因为种种原因跌下来后,一旦行业出现新的变化,估值又跌得很便宜,就可以闭着眼睛买。


另一种是具有产业机会的新公司,这时候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找到具有比较大概率做成的公司。


我是不买质地比较差的或者历史记录不好的公司。这种做法在产业爆发初期,反而会跑输市场。虽然一些质地比较差的公司在爆发初期涨幅很大,但专业的机构投资者是赚不到这种钱的。一个趋势起来后,历史上证明自己能力不行的公司,大概率是做不成的。


朱昂:科技产业的趋势经常是爆发性的,没有新趋势前可能又会经历相对长的熊市,这个过程中你如何保持对新趋势、新产业的敏感性?


马翔 首先,在行业表现不好的时候,仍要保持一定的关注和跟踪,这个主要是兴趣驱动的。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股票持仓,尤其是那些行业暂时没有机会,但是公司还不错的个股。


另外,卖出策略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卖出后,你才会去考虑什么时候重新买入。如果你跟着个股从高位跌下来,到了底部才卖掉,这个过程会让你很痛苦,卖掉之后你就不会想看了,这就很容易错过下一轮再起来的机会。所以高位的股票最好卖一点,这样以后无论如何,心态会好一些。


我以前就犯过这样的错,之前我分别持有过某光伏龙头和某通信设备龙头,光伏龙头遇到2018年531新政后,一直跟着跌下来,太痛苦了,后来行业变化的时候,我就没把握住机会。但是通信龙头,被美国制裁后我马上就卖掉了,后来跌下来的时候就会更关注一些。


对于出现的新趋势,也要关注行业处于什么位置,如果发现到头了,肯定是要卖掉的,绝对不能硬扛。


朱昂:能否也谈谈汇添富科技团队的内部分工?


马翔 我们科技小组有12个人,基金经理和研究员数量各一半。研究员按照细分行业划分,比如说硬件、软件、半导体。研究员工作内容比较专注,就是对所覆盖的行业和公司进行跟踪。有些研究员很资深,在一些领域和企业已经做了比较长期的研究。基金经理的工作就更杂一些,除了做研究之外,也要投资。我们小组的组织架构很扁平,内部沟通的效率比较高。很多观点基本上讲一句就知道了,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一起研究,大家的认知也比较容易对齐。我觉得这个团队的特点是,对“炒作”股票没什么兴趣,但研究深度是比较强的。相较于 “开第一枪”,我们更擅长、也更应该分析产业趋势中,哪个公司更靠谱,哪家公司能长大。



- end -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

相关内容

投资高手大龙(投资高手小说全本 熊星)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