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呀!关于保险,咱们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吧,比如咱平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医疗保险、车险、人身险、财产险等等,真的是数不胜数!那么期货,大家肯定也是耳熟能详吧!咱们之前可是讲述了很多期货品种哦,比如镍期货、硅铁期货、玉米期货等等,不得不让人感叹期货品种简直也是包罗万象呀!那么,大家知道保险和期货的梦幻联动吗?就是“保险+期货”的创新金融模式咯!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呀,跟我们小编一起来看看保险和期货碰撞在一起会有什么火花吧!
一、“保险+期货”的发展起源
要追溯保险+期货的发展起源,就少不了对于玉米的分析啦!
01 临时收储政策的取消
自从2007年以来,我国对于玉米实行了临时收储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对于玉米的收购进行托底,这样一来就大大激起了市场对于玉米的种植热情,自此之后我国的玉米产量连年大增。就这样,临时收储政策就平稳运行到了2015年。
2015年,是具有转折性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4491.6亿斤,但是消费量只有3500亿斤,这就导致国内玉米生产出现了过剩的迹象。加之当年我国国内的玉米价格高企,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财政压力。更有甚者,当年国外玉米价格低于我国国内玉米的价格,这一价格倒挂就促使企业进口玉米来进行生产,此外加之小麦、高粱等替代品的竞争,导致我国国内对于玉米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临时收储政策失去了可持续性。随即,临时收储政策在这一年被取消,代表着我国玉米行业进入了市场化运行阶段。
02 市场化运行之后,玉米价格的断崖式下跌
鉴于我国当时的玉米过剩现状,一旦玉米行业进入市场定价阶段,就会造成价格的大幅下跌,事实也确实如此。这样以来,种植玉米的农民收益得不到保障,就催化了我国玉米期货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更加具有保障性的金融产品“保险+期货”也应运而生。
二、“保险+期货”的发展现状
说到“保险+期货”的发展现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01 规模不断在扩大
自从大连商品交易所在2015年实施了“保险+期货”的首个试点以来,相关主体就纷纷入场,参与该模式的保险企业和期货企业数量逐年增加,我国保险+期货模式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期货经营机构在贫困地区累计开展“保险+期货”项目622个,覆盖玉米、大豆、豆粕、鸡蛋、苹果、棉花、大枣、白糖、天然橡胶等品种,名义本金约188.26亿元。
02 模式不断创新
随着“保险+期货”试点的推进,以此为基础的业务模式不断优化,引入产业链上各层面的主体,从单一的价格保险到价格与产量相结合的收入保险,再到全产业链主体参与的“保险+期货+订单农业”“保险+期货+银行(信贷)”“保险+期货+互联网”等新模式,从小范围试点到连片甚至全县域覆盖,更好地体现了惠农政策。
三、“保险+期货”的发展意义
01 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如何规避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护种植者、经营者的利益,是各国政府都在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问题。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对农业风险管理的方式方法处于起步阶段,加快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保险+期货”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02 促进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创新力度
自从保险+期货模式开启之后,各市场主体踊跃进场参与交易,这大大提升了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活跃性,也促进了农产品期权品种的开发,提高了金融市场的创新力度。
03 落实了金融服务实体的初衷
一直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金融行业的重要落脚点。在金融的促进之下,实体经济能够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质量。随着保险+期货的逐步完善,我国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风险得到控制,大大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的平稳进行,有着重要意义。
好了,本期关于“保险+期货”就讲述到这里咯,相信各位小伙伴也都有所思考吧!有想法的小伙伴可以踊跃留言哦,我们下期不见不散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