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币知识 >

2006年保险投资收益率(2006年保险投资收益率是多少)

2023-04-22 13:32:35 币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主打理财功能的银行保险,保障功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作为“卖点”的收益到底高不高呢?

一则法院民事判决书揭开了银行保险“高收益”的神秘面纱。法院审判案卷显示,张女士投保的5年期新华保险“红双喜D款”保年化收益率约为3.740%,10年期“红双喜A款”保险年化收益率约为4.497%。

新华保险“红双喜”这样的收益水平是什么概念呢?目前余额宝的7日年化收益率约为4%,5年期的“红双喜D款”保险收益水平还不如余额宝。而张女士投保“红双喜”时,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为多少呢?2006年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4.14%,随后上升到5.22%,2017年末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升至5.85%。十年期的“红双喜A款”保险收益水平竟赶不上5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

银行保险收益高不高?

“红双喜”的“惊喜”

日前,张女士(化名)因委托理财合同纠纷将新华保险和国有大行诉上法庭。这案件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审判法院综合各方提交的证据认定,2005年5月20日,张女士通过某国有大行向新华保险投保了“红双喜D款”保险15份,保险费1.5万元,缴费方式为趸交,保险期限为2005年5月20日至2010年5月20日。2010年5月23日,张女士申领保险金。2010年5月27日,新华保险向张女士转账支付保险金17804.82元。

2006年8月4日,张女士再次通过上述国有大行向新华保险投保“红双喜A款”保险10份,保险费1万元,缴费方式为趸交,保险期限自2006年8月5日至2016年8月4日。2016年8月5日,张女士通过该国有大行申领保险金。2016年8月8日,新华保险向张女士转账支付保险金14496.69元。

据新华保险官方介绍,“红双喜”系列产品(A、C、D款)是在目前低利率时代针对老百姓投资需求增大而设计的分红型理财保险产品,这几款产品都有保底的收益,采用保额(利滚利)的分红方式,每年可以享受公司分配的年度红利,末了公司赠送终了红利,还可以享有一定的保险保障。

保险公司的“保底收益”“保额分红”“利滚利”,听上去很美好。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从本案可以看到,张女士投保的“红双喜D款”保险5年总收益仅为2804.82元,本金1.5万元,其年化收益率约为3.740%;而张女士投保的“红双喜A款”保险10年总收益仅为4496.69元,本金1万元,其年化收益率约为4.497%。

新华保险“红双喜A款”如此低的收益水平,却被官方包装成“这款产品是针对客户中长期投资而设计的,客户购买后可以享受长达十年的保险保障,且由于保险期限长,公司的分红有所倾向,分红较相对要高一些。这款产品收益性较好,适合有一定经济实力,有一定资金、寻求稳定、长期投资方式的人群”。

不可告人的“分红”

被诉诸法院之外,新华保险“红双喜”也是网络上的“话题焦点”。

记者注意到,某市阳光热线问政平台有一则“买新华保险臭名昭著的红双喜,四万变成三万多”的留言,并经该市保险行业协会沟通协调,“当事人最终同意新华保险的处理意见”。

“2011年我在银行存款时,柜台里一个较胖的男性工作人员帮我办理存款手续,跟我说‘钱存定期还不如做我们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红利比利息高多了’,我说我不想买什么理财产品,只想存款,他说‘没关系,先了解一下,让我们的大堂经理跟你讲解一下’。”上述留言显示,“一个穿着黑色工作服的女人自称是大堂经理,后来才知道,其实是新华保险的驻银行业务员刘某。刘某向我表示,这是属于银行的正规理财产品,安全有保障,五万存五年,可以连本带息拿出来,到手六万五,即有一万五的红利,比存银行定期的利息高出了一倍多。”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又一年。但我从来没收到过当初合同里所说的每年必寄的分红报告。打电话给新华保险,回复是‘统一邮寄,到时帮你查一下’,然后不了了之。第三年,新华的业务员李佳梅送收据给我,我再次强调,我要看分红报告。她仍然给的是那句话‘我们公司统一邮寄,到时我给你查一下’。”

“我问李佳梅,五年到期,那本金连红利共六万五,是一次到账还是说分开到账,她的回答让我彻底震惊。她说:‘谁跟你说的是五年啊,明明是二十年的,二十年才能取出来。’我说叫当初跟我签合同的刘小姐来吧,她说,“刘小姐离职了,她说的不是事实,我现在跟你说的才是真的。”

“出于对本金的安全顾虑,我认为退保是明智的选择。于是我找到新华保险要求退保。新华保险的主管任欢告诉我,‘分红报告确实没寄,很多客户也没要求看。’事实上,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新华保险的分红报告根本没有邮寄过。”

“任欢又告诉我,‘退保可以,但是要扣你的违约金,你的本金会有损失三四仟元’。此后,我收到了新华保险转款,四万存了四年,最后变成了三万多。”

银行保险的秘密

银行保险广受消费者诟病,原保监会曾发文提示银保产品销售误导风险,“近期部分媒体报道‘存款变保单’、‘理财产品变保险’的情况时有发生,个别银行 、保险渠道产品销售人员在介绍理财型产品时,刻意回避产品风险,模糊产品性质,夸大产品收益,诱导金融消费者购买 保险产品,给金融消费者造成了不便甚至是损失,扰乱了金融管理秩序,损害了保险机构的声誉”。

据业内人士透露,代理保险手续费丰厚是各大银行不遗余力“卖保险”的主要原因。有多丰厚呢?记者按照同一家银行的年报测算,该行在2017年代理保险产品的手续费费率是卖银行理财产品的109倍、卖基金的8.35倍、卖信托的4.12倍。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年报显示,2016年工商银行代销保费规模高达3360亿元。业内人士透露,银行代销保险手续费平均费率为5%左右。照此计算,2016年工商银行仅代销保险手续费就高达168亿元。

诱惑如此之大,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银行卖保险坑蒙拐骗案发率如此之高。如何识别误导销售呢?监管部门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在办理银保相关业务时注意防范风险。一要提高警惕,向销售人员详细了解欲购买产品的性质,区分清楚该产品到底是银行存款还是保险;二要合理评估自身需求,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和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理财方式或者保障需求;三要认真阅读合同,仔细研读保险合同条款,尤其注意保单封面的风险提示语和保险金额、保障责任、责任免除等部分,做到心中有数。

此外,消费者如在银行误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可以在“犹豫期”内致电客服人员询问或主动申请退保。按照相关规定,“犹豫期”为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15个自然日。如果发现购买了被销售误导的非本人意愿的保险产品,可在“犹豫期”内进行无损失退保。

相关内容

2006年保险投资收益率(2006年保险投资收益率是多少)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