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股票知识 >

南京安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安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

2023-04-22 08:25:15 股票知识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编者按

浙江大学数学学院教授、诗人蔡天新主编了《现代诗110首》(蓝、红、黄卷,三联书店),被一些大中学校列为写作课教材或必读书,自2006年至今已发行近90000册。他的理念是,如果不是历代评家逐字逐句注释,古典诗词其实更不好懂。那现代诗为何不加注释呢?他同时认为,现代人须阅读现代诗,就像科学人须研究现代科学。这里从新近增订的《现代汉诗100首》(黄卷)中遴选9首,其中第一首作于一个世纪前的1918年,另有一首李立杨的诗出自蓝卷,由十位当代诗人注释,插图系蔡天新所摄。我们将赠送精装版的5本给转发或留言的朋友。

…………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沈尹默

三弦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

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①

谁家破大门里,半院子绿茸茸细草,都浮着闪闪的金光。

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

三弦鼓荡的声浪。②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③

1918年

① 窒息沉闷的街景,惟有风来摇动这窒息。后文的三弦也似风来的地方。

② 强烈的画面感。破大门,半院子草,土墙挡住的弹三弦的人。但琴声越墙而过。

③ 雕塑般的沉沉一笔。诗句嘎然而止,似琴弦砰然而断,而悲哀的余音袅袅不绝。

►►►旁白:

一、这是沈尹默最著名的一首诗。作者寥寥数语便描述出空无一人的街道和炎热夏天午间的沉闷。

二、镜头随着被风吹动的杨树,渐渐摇向街道旁不知道主人是谁的一家破大门。大门虽破,却泄露出半园子耀眼的绿意。

三、摇动的镜头被一堵低低的土墙挡住——至此,题目虽是三弦,但弹三弦的人始终没有露面,人能听到的仅仅是土墙那边飘过来的三弦声。一个穿破衣裳的老人突然被看见,抱着头不声不响地坐在一首诗的结尾。我们恍然:那凄凉的三弦弹得也就是这孤苦老人的一生罢了,世界却如此空荡寂寥,再没有什么人听到了。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祖籍浙江吴兴,出生于陕西兴安。早年两度游学日本,归国后先后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曾为支持学生运动数次辞职。五四时参与编辑《新青年》,是中国新诗最早的实践者之一,著有《秋明室杂诗》、《雅书丛话》等。亦是名重一时的书法家,民国初年有“南沈北于(右任)”之称,蒋介石之母王夫人的墓志铭便出自其手,“文革”期间诗文手稿和墨迹被洗劫一空。其诗歌清隽秀朗,境界深远,与其书法作品在风格上颇为相通。(蓝蓝 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①,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②。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迷惑着的

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③,

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④,

你们被点燃,却无处归依。

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

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⑤。

①这里使用了隐喻,把草的绿色比喻成火焰,非常生动形象。

② 暖风吹来的是“烦恼”或“快乐”,因为春天带来了欲望。“烦恼”和“快乐”分别的是欲望的两种方式。当欲望无法实现,就会使人烦恼;而当欲望得到了满足,自然就是快乐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诗人的笔下,“欲望”并不带有贬意,而是在春天的一种自然健康的萌动。这种欲望是生的冲动,是对美的渴求。

③ 紧闭的肉体”带给人一种紧张感,“紧闭”有带“封闭”和“禁制”的意思,“紧闭”与“肉体”放在一起,明显带有欲望被压制的含意,这既是行为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与冬天的植物状态较为接近。而“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被“永远的迷惑着的”来修饰,表现出我们一方面受到禁闭,另一方面却因渴望而迷惑。

④ 这句话理解起来有些困难:鸟儿在天空中飞翔,自由自在,它的歌为什么要用“泥土做成”呢?我们知道,鸟儿是歌唱者,就像诗人和歌手一样。尽管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就像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一样,但他们的作品最终来自现实生活,即来自大地和泥土。

⑤ 指事物结构的重新安排。有时,决定事物性质的不是事物的质地和材料,而是事物的结构。“新的组合”是一个带点科学意味的词组,被诗人移用来形容古老的春天,恰到好处。“伸入”是一个动词结构,与“新的组合”组合成句子,更为生动。“等待”表明这一切正有待于实现,春天带来了觉醒和希望,而希望的实现仍然要有一个过程。

►►►旁白:

一、草和野火对中国人来说,是最为习见的关于春天的意象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成名作中就这样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里写的是春天的草。在他把这首诗拿给一位前辈诗人看时,前辈诗人的态度发生了惊人的转变。在读这首诗前,他曾风雅地拿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京城的米价刚刚上涨,居住不易啊。但读了这首诗后,他又对年轻的诗人说:能写出这样的作品,住在京城也并非难事!在一千多年后的另一位年轻的诗人笔下,火焰和草合并成为一个意象。“绿色”与“火焰”联系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春天的热烈和勃勃生机。

二、在诗人的笔下,无生命的一切变得有了生命。春天渴求着拥抱花朵,花朵从大地中伸出。“反抗着土地”,是指花朵不甘心藏在土地下面,它想向世界展示着它的美丽。这是一种生命活力的张扬。

三、诗人并不满足于描写自然界,而把笔触转到了“人”的身上,这也是全诗的重心所在。这里的人是青年,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这首诗由自然界的春天写起,由物及人,主题是觉醒和等待。对春天的抒写与对希望的期待顺理成章地联系起来了。这是一篇春天的宣言,代表着年轻人对一个新世界的期望和憧憬。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祖籍浙江宁海,出生在天津。17岁进入清华外文系,次年转到了昆明西南联大,受到英国诗人和批评家燕卜荪的影响,接触到了现代诗。1949年,穆旦到美国留学,三年后返回中国,在南开任教,但因为所谓的历史问题,他一直受到政治上的迫害。在这期间,他翻译了大量欧美诗歌,他的译诗在某种程度来说对年轻一代的诗人影响更大。穆旦是现代诗歌史上杰出的诗人,他承上启下,使中国新诗基本完成了由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化。可惜在创造力日趋旺盛的时候,他的写作由于历史原因中断了。(张曙光 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曾卓

我遥望①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②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

有时回头遥望我年轻的时候,

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1981年

① 写作这首诗时诗人年近六十岁了。

② 这个比喻把时间空间化了,即把时间变成了可以眺望的具体地点和意象。

►►►旁白:

一,“过来人”的诗往往带有一种沧桑感。曾卓的这首诗就以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从漫长人生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一是年轻时对未来的想象,一是抵达到暴风雨后的港口时对过去的回望和辨认,从而以一首短诗就包容了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后一个“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在那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而充满艰险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的那个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历历在目而又遥不可及……

二,曾卓的诗朴素而又感人,并富有艺术功力,如第二节的“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上不加任何雕饰,读起来却有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之感。诗中的每个字词和比喻都带着诗人的体温和情感,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是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

曾卓(1922-2002),祖籍湖北黄陂,生于武汉,抗战期间辗转重庆、上海等地,出版有诗集《门》,为“七月诗派”有影响的诗人之一。1955年起,被划为“胡风集团”分子,遭受到长期的磨难,复出后有多部诗集和随笔集问世。曾卓上中学时即爱好文学,“生活像一只小船,/航行在漫长的黑河。/没有浆也没有舵,/命运贴着大的漩涡”,这首写于14岁的小诗,成了诗人大半生的写照。然而,诗人一直保持着对诗的信念。他在人生最困难的日子里写下的《悬崖边的树》(1970),在文革结束后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王家新 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郑愁予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①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②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③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④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① 口语化的“打”字,既随意,又亲切。如果用“从”,则会流于平淡,疏远。

② 这一行以“风”和“柳絮”来暗喻欲动未动的心理状态,并且字字珠玑,尽显汉语语法精简而含蓄的魅力。如果译成西文,必定要加上连接虚词“如果……,就……”,就会显得啰嗦。下面的“跫音不响”一行也是。

③ “向晚”放在句末,给出一种意犹未尽。如按通常的句法写,“恰若向晚的青石街道”,则意蕴尽失。

④ 此句是汉语现代诗少见的名句之一,“美丽的错误”也可能已经成为汉语中用得最多的矛盾修辞语汇。

►►►旁白:

一 和许多传诵千古的诗作一样,《错误》一诗的魅力来自某种捉摸不透的气氛。它一方面总结道,美丽并不永远是美好的;另一方面却又告诉我们,失落却往往包含了内心的甜蜜。

二 “错误”所指究竟为何?注家历来有不同说法,有说是少妇(“你”)对归人的误认,更多的说是指浪子(“我”)对“你”的抛离。但不管是期待与现实之间的错迕,还是后悔未能把握的过去,“错误”所蕴含的多义性是这首诗引人入胜的奥秘。

三 从某种意义上说,“归人”感总是暂时的,“过客”感却是永恒的。难道我们不是永远处在一个接一个的事件与过程中,同时体验着美丽和错误,而无法回到最原初的宁静中去吗?

郑愁予(1933-),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出生于山东济南。幼时随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1949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同年随家人赴台湾。1963年,他成为现代诗社的中坚,1968年赴美留学,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之后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入美国籍。现居美国纽黑文,亦担任香港大学和台湾东华大学特聘教授。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郑愁于诗集》、《刺绣的歌谣》等。作为现代派的一员,他却以对中国传统精神和艺术品味的继承,在台湾诗坛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杨小滨 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昌耀

明月情绪

明月。

昆仑。

空朗万里无云。①

晴比昨夜

更多辽阔。

篝火

在天边。

苍茫中是谁

追逐马群,

铁蹄

一阵阵儿

如冰雹

叩打石板去也,

令我记起战争

年月。②

闲逸

莫不意味着偷安?

恬然潜在着

幽愤。

月下情绪

最难煎熬。③

明月明月

莫如明月速去,

而你通红的早晨

就也来临。④

1967年12月

①三行三个意象并置、转切、叠加,用辞简劲,语似截铁。以后全篇也多如此。

②“记起战争”四字点明抒情者的战士胸怀,写出时代环境和特色,跟明月夜的和平静谧构成对比,造就颇具张力的反差,引发下面的感慨。

③因为月夜提供了跟当时时代精神不合拍的“闲逸”和“恬然”吗?

④当时被倡导的革命浪漫主义,在诗的最后四行里可以回味。

►►►旁白:

一、这首诗的排列形成警策、短促到有点儿窘急的拍子和节奏,顿挫感凝练诗思,带来气韵的苍茫和豪放。

二、昌耀惯以西部、特别是青藏高原作为抒写对象,来完成其一生的诗歌塑造。一些颇具西部生活特征的词语,成为独具昌耀诗歌特征的修辞;而一种独具昌耀诗歌程式的言说,将西部生活的峻厉严酷,展现为一个人内心生活的深挚、沉郁和壮美。这首诗对 “明月情绪”的抒发,也大概如此。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长期生活在青海。参加过朝鲜战争并负伤致残,其第一首诗即写于战场上。回国后响应政府号召前往西部,在那里因诗获罪,沦为囚徒。后虽平反,其困苦的生存境况却没多少改变。昌耀的出现和诗风的成形,远在文革之前,但他的被发现、引人关注,以及对当代诗歌构成影响,却要晚至1980年代。处女集《昌耀抒情诗集》出版时,他已年届五十。以后又有《命运之书》、《昌耀的诗》等诗集面世。2000年3月23日,昌耀因骨癌晚期不胜其痛,跳出三楼病房自杀。(陈东东 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北岛

宣告①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②

从星星的弹空里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③

① 借用了一位烈士的口吻,取得了极好的效果。这样的写法相当奇特,当然也十分有效。看得出来,里面隐藏着多个层次。

② 这句诗显得有些多余,但从节奏上看,又是必需的。

③ 从星星到弹空,距离十分遥远。可以这样说,喻体越遥远,本体越出彩。

►►►旁白:

一、选择了一个特定的时刻、特定的地点作为这首的场景,英雄主义的气概立即显露无遗。

二、正因为作者全身心的投入,使得这首诗几乎没有废话,并在多处地方构成了诗眼,如“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我只能选择天空\决不跪在地上”、“从星星的弹空里\将流出血红的黎明”。特别是“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一句,可视为对当时时局的判断。这些都令人回味无穷。

三、这首诗的品格之高,如今已经少见,所以值得再三品味。

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祖籍浙江湖州,出生于北京。20岁开始当了11年的混凝土工和铁匠,1978年同芒克创办民间诗刊《今天》,影响深远。1989年以来,先后在欧美多个国家居住,直至加入美国籍,并入选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2009年创办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北岛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早期诗歌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人心声,诗风冷凝,善用隐喻和悖论式警句。近期诗作变化多端,似将激情藏得更深。他的散文作品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字功力和批评才能,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2016年,三联书店推出《北岛集》(九卷),他编选的《给孩子的诗》也风靡一时。(余刚 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于坚

在漫长的旅途中

在漫长的旅途中

我常常看见灯光

在山岗或荒野出现

有时它们一闪而过

有时老跟着我们

像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穿过树林跳过水塘

蓦然间 又出现在山岗那边

这些黄的小星

使黑夜的大地

显得温暖而亲切

我真想叫车子停下

朝着它们奔去

我相信任何一盏灯光

都会改变我的命运①

此后我的人生

就是另外一种风景

但我只是望着这些灯光

望着它们在黑暗的大地上

一闪而过 一闪而过

沉默不语 我们的汽车飞驰

黑洞洞的车厢中

有人在我身旁熟睡

1986年10月

① 任何一盏灯光都包含无限的可能性。譬如那里可能有一位寂寞而温柔的女人,说不定我就爱上她了,从此定居下来,或带她去天涯海角,且坐长途汽车。

►►►旁白:

一、任何曾乘坐长途汽车在黑夜的大地上奔驰的读者,都会觉得这首诗写得真实而动人,因为诗中所述几乎是任何人都会有的经验和感觉。这经验、这感觉就是诗,即是说,任何沉浸于这经验这感觉的人,此刻都是诗人了。只不过我们所称的诗人例如于坚,拥有把这经验和感觉转化为文字的出色的转码器。

二、“有时老跟着我们,像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穿过树林跳过水塘”这是指诗人凝视灯光,也就是说,含情脉脉的其实是诗人的眼睛;同样地,是汽车在飞驰,给望出窗外、凝视灯光的诗人造成了穿过树林跳过水塘的感觉。

三、最后一行回到现实,我身边的人正在熟睡。这一笔使整首诗显得更真实,因为我们看累了、幻想累了,总要收回目光,瞧一瞧身边的乘客。

于坚(1954-),生于昆明。16岁进工厂做工,26岁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一直在故乡做一家小杂志的编辑,现任教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传媒文学诗人奖等。大学期间他与韩东等人创办《他们》,包括《尚义街六号》在内的许多早期作品都发表在这个刊物。后来他逐渐以更独立的姿态示人,并提出自己的诗学主张,如“拒绝隐喻”。除写诗外,也写随笔、剧本,著有五卷本的《于坚集》。这是诗人的一段自述:“我表达的是基本的东西,而很多人写的东西都是突发奇想,都是脱离日常经验的东西。我的经验是普遍性的,我写的是盐巴。”他还自称,由于听觉不好,所以较重视用眼睛观察事物。(黄灿然 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顾城

丧歌

敲着小锣迎接坟墓

吹着口笛迎接坟墓①

坟墓来了②

坟墓的小队伍③

戴花的

一小队坟墓④

①两种乐器的演奏方式,都是为了同一目的。

②借助视觉误差隐喻死亡的主动性。

③暗喻坟墓情状,也有双关之义,送葬队伍本身也是未来的坟墓。

④重复,以强化两支队伍(坟墓的队伍和送葬的队伍)或两队坟墓(现实的坟墓和未来的坟墓)。

►►►旁白:

一、描写死亡之无可逃避性,即英文之中的“必死性”。因为有限性,所以生命才具备些微的意义。

二、篇幅尽管短小,但却异常深刻。

三、死亡是必然或宿命,所以人类必须坦然面对死亡,热爱生命。联想作者终局,其死也悲乎,更是一种庄重的警醒。

顾城(1956-1993),生于北京。12岁辍学放猪,开始写作。1973年开始学画,次年回京在街道学做木工。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并成为《今天》杂志主要同仁。1980年初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1987年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1988年赴新西兰,受聘奥克兰大学亚语系,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1993年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之后,自杀身亡。著有诗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等。去世后,由其父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早期诗作多以孩子视角出现,诗风清澈而纯真,后期诗歌较为晦涩。(桑克 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朱朱

小镇的萨克斯

雨中的男人,有一圈细密的茸毛,

他们行走时像褐色的树,那么稀疏。

整条街道像粗大的萨克斯管伸过。①

有一道光线沿着起伏的屋顶铺展,

雨丝落向孩子和狗。

树叶和墙壁上的灯无声地点燃。②

我走进平原上的小镇,

沿着楼梯,走上房屋,窗口放着一篮栗子。

我走到人的唇与萨克斯相触的门。③

① 行走时的男人像树一样稀疏,这个比喻富有动感、孤独感,甚至有一种忧郁的氛围。街道像粗大的萨克斯管,既从视觉效果上很形象,又将音乐的元素引入雨中小镇的情境里。

② 这句中的“灯”可能是树叶和墙壁上雨水的反光,也可能指树叶间、墙壁上的街灯。

③ “人的唇与萨克斯相触的门”,从字面的修辞关联上看,是指萨克斯管般的街道的尽头就是我要去的人家,而此句作为全诗的结尾一句,则又仿佛一首浪漫、迷人的萨克斯风乐曲即将开始奏响。

►►►旁白:

一、这首短诗绘出了一种神奇的南方情境,也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情境啊。雨天、小镇弯弯的街道,褐色的风景,密集的雨丝在屋顶上铺开,街灯,在这样的场景当中,无论是行人,还是在窗内观望的人,都会被急雨的声响,迷离的道路、雨线的光芒以及潮湿冰凉的水气所浸染,有一种沉迷其间的感觉。这种感觉就仿佛萨克斯风带给人的。

二、一个“萨克斯”的意象就将小镇刻画得声色并茂。如果我说诗人对小镇的描绘就如一幅水墨画,也许缺少了点动感;而如果说想像萨克斯风的乐音应和着雨天小镇的情调,那似乎显得单薄。而由词语构成的诗,既能唤起画面的想像,也可以勾出脑海里音乐的旋律,一句话,诗可以是画与乐的建筑。

朱朱(1969-),生于江苏扬州,少年时偶然读到捷克诗人塞弗尔特的一首小诗,遂开始写作。1987年考入上海华东政法学院,毕业后长住南京,从事过公务员、教师、律师、编辑,现在京城以策展谋生。著有诗集《枯草上的盐》、《皮箱》、《青烟》(法文),散文集《晕眩》、《空城记》,批评集《一幅画的诞生》、《灰色的狂欢节》等。朱朱以其天才的独创性成为1990年代以来的代表诗人,如同蔡天新在“安高诗歌奖”颁奖辞中所写,“朱朱对当代汉语诗歌所作的主要贡献在于,在他的作品里,诗歌的形象既不是为了发泄内心的压抑,也不是为了批评的需要营造的虚拟,而是作为语言的一种发现存在。”(周瓒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李立杨

我请我妈妈唱歌

她开始唱, 我的外婆也跟着唱。

母女俩唱着, 像一对年轻的姐妹。

倘若我父亲还活着, 他会拉响①

他的手风琴, 摇摆着像一只船。

我从没有去过北京, 或者颐和园, ②

没有站在那艘巨大的石舫上观看

那在昆明湖上下起的雨, 野餐的人

跑得远远的, 离开那草地。

我爱听那雨的声音;

水莲的叶子如何被雨滴注满直到

它们翻过身, 把水排入湖中,

然后又摇晃着回来, 注入更多的水。③

两个女人开始啜泣, ④

但都没有停止歌唱。

① 诗人的父亲原来是印尼总统的医学顾问, 后成为一名政治犯, 最终在宾夕法尼亚的一个小镇上担任基督教长老会牧师, 晚年双目失明, 悄无声息地死去。

② 诗人的母亲来自显赫的家族。可以想见,当年他们家庭成员常去颐和园和昆明湖游玩。

③ 诗人只会说中文而不能写读,但这一节的文字里却流露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源自血脉的记忆。

④ 故事到此突然出现转折,引起读者的深思和猜测。

►►►旁白:

一 父亲一生的遭遇对李立杨的诗歌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父亲的形象常常如神话人物一般出现在他的诗歌里。这首诗是一个例外。

二 诗如其人。李立杨的诗歌体现出一种对平凡事物和语言的挚爱,他本人也有着不同寻常的谦恭和精细的洞察力。

李立杨(Li-young Lee,1957-),华裔美国诗人。出生于雅加达,双亲均为华人,两岁和家人一起离开印尼,先后辗转于香港、澳门和日本等地,五年后抵达美国并加入美国籍。他的母亲是袁世凯的孙女,兄弟四人三个是画家。曾获得德尔莫尔·施瓦兹诗歌奖,一度定居芝加哥,如今住在宾夕法尼亚乡村。独特的家庭背景、写作风格和题材,以及诗艺上的创新, 让他的写作被许多人看好,罗布特·布莱曾在译者面前称赞他是美国50年代出生的最为出色的诗人。自传《带翅膀的种子》已译成中文出版。(蔡天新 译注)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蔡天新推荐:现代诗十首(注释读本)

制版编辑: 许逸|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相关内容

南京安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安高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怎么样)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