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投资计划(保险投资计划书范文)

2023-05-05 20:53:32 财经资讯 阅读 0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目前全国开业的合资理财公司一共有四家,2020年9月,东方汇理资产管理公司与中银理财合资的汇华理财正式开业,成为首家中外“联姻”理财公司;2021年5月,贝莱德金融管理公司与建信理财合资的贝莱德建信理财正式面世;2022年2月,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交银理财共同出资成立的施罗德交银理财,在上海正式揭牌;2022年10月,高盛工银理财开始首只产品募集。除此之外,法巴资管和农银理财合资设立的农银法巴理财公司正在筹备之中,据记者了解,近期正在招募员工。

由于大多成立时间较晚,发行理财产品并不多,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3月9日,4家合资理财公司共发行约256只产品,其中84.77%的理财产品为固收+权益理财产品,大多主打固收增强、多资产、多策略等。混合类占6.64%,纯固收产品占比2.73%,权益类占比1.17%。

合资理财公司的这一产品结构与理财行业整体情况存在差异,实际表现上,最近一年的波动市场中,合资理财公司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21世纪资管研究院整理了合资理财公司产品与股东理财公司(即工银理财、建信理财、中银理财、交银理财,以下简称股东理财公司)产品以及全部理财公司产品的表现对比情况发现,最近一年以来合资理财公司的产品在多个维度上的表现都要明显逊色,不过今年以来随着市场走势的切换,合资理财的产品也表现得比股东理财公司以及行业平均情况略胜一筹。

四大原因致合资理财发展胶着

21世纪经济报道多方采访了解到,去年债市风波之后,除了少数银行理财子之外,中资、合资理财多数机构都出现了规模大幅下滑,这对看重规模的理财公司来说,都遭受了较大的打击。但合资机构的情况更加焦灼,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起步晚,规模小。最早的合资理财公司目前运营了两年多,还没有积攒起品牌和口碑。目前合资理财中,理财存续规模较大的是汇华理财,行业内比较认可的其规模数据目前大概是500亿元左右,而大行、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子不少都已经达到万亿级别,体量相差很大。一旦遭遇市场波动,合资理财的规模虽然掉得不是最多的,但占比是最高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遭遇去年的债市风波后,有合资理财公司的存量规模几乎减半,最近才开始慢慢恢复一些。

二是依赖境内股东行的渠道。合资公司主要以境内股东行的渠道作为自己的主渠道。从外方股东的意愿来说,当初他们来华设立合资理财的吸引力主要是外方可以控股,以及中外两方股东可以优势互补,外资的优势是投研能力,而中方的优势主要在大行的渠道和客群。从这个初衷来讲,合资理财依赖境内股东行的渠道发售产品也是顺其自然的。自建渠道方面,各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尚未趟出一条路,作为孙公司的合资公司更没有人员、口碑和实力在当下自建渠道。

三是合资理财公司的资产类型与其他理财子公司有所不同。本土的理财公司承接了母行很多非标业务,虽然比重上有限制,但仍有一定规模,对于固收产品的资产筑底、维持较为稳定的收益率很有帮助。合资理财公司看重合规,外方股东也不能理解这种非标资产的存在,合资理财主做的是股债、衍生品等更依靠投研实力的资产,而这些资产会随着市场波动而产生净值波动,渠道方并不认可这类波动较其他理财公司产品更大的产品。

四是境内理财公司的一些做法,合资理财公司很难效仿。比如利用信托做成资产池来调节不同产品之间的收益,再比如短期限产品通过保险资管通道大量配置三年期存款。

21世纪经济报道最近独家报道,从去年11月债市风波至今,一直有部分理财产品波动很小、基本不出现回撤,甚至收益率还比较稳当。客户经理宣传是因为底层资产中存款等低波动资产占比高,所以收益率才那么稳定。这类存款资产实际上并不是同业存款,而是理财子公司嵌套一层保险资管计划投资的长期限银行协议存款、定期存款或大额存单,利率比同业存款高。虽然看似低波动甚至无波动,实则暗藏严重的期限错配问题,甚至容易引发流动性风险。

据记者最新了解,春节以来上述情况尚未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其原因就在于理财公司产生了路径依赖,而渠道方非常推崇这种稳波动甚至无波动的产品。销售端这类产品红红火火,业内人士粗略估计存量规模已经过了万亿级别,似乎风险已经被无视了。

“这些同业操作我们并不是不了解,但是没法复制,”一位合资理财公司投研人员表示,“很多产品的持有期才7天或者1个月,流动性很高,而配置的资产是3年期存款。在市场不好的时候,客户如果恐慌性赎回会优先赎回这类短期限产品,不可估量的流动性风险就会出现。”

这位合资理财人士表示,2021年这类产品就开始出现,近期上量很快,他们很早就拆解过这种业务模式,但是外方专家们看了这种资金错配、风险错配的模式并不认可,认为其架空了目前的《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出于合规要求,几家合资理财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放弃了这种产品类型。

另外一家合资理财公司人士表示,不做这种业务之后,渠道端来了很多压力:“渠道方会反复问询我们有没有这种无波动的理财产品,甚至有些渠道直接反馈,如果不能做这类产品,就不会向客户推荐我们公司的理财。因为现在的客户经历了去年的债灾,第一要求就是本金的安全性,这种我们无法做保证,如果保证也是违反资管新规精神的。”

在渠道端的冷落下,不少合资理财公司开始谋求合规之下的其他增强产品吸引力的路径,比如像本土理财公司一样推出“摊余成本法”理财产品,熨平产品波动,但这种产品期限一般较长,也削弱了产品的竞争力。并且由于没有非标资产,这种产品的收益率很难高过市场上其他产品。

多位合资理财公司人士呼吁,希望金融监管部门尽快明确目前理财资产配置的一些“灰色地带”,坚持资管新规相关精神,遏制资管行业高风险行为,要求资管机构风险为本,守正创新。同时呼吁业内同行不可因为规模冲动走上业务异化的道路,一起做好“真资管”“真理财”。

合资理财产品表现:去年弱今年强

从产品发行来看,四家合资理财公司中汇华理财发行数量最多,在200款以上,其次是施罗德交银理财,发行了20多款理财产品。剩下两家合资理财公司发行数量较少,在10只以下。

最近一年的表现中,4家合资理财公司的收益表现不尽如人意。

从产品回报相关指标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9日,合资理财公司发行的、成立满1年的67只理财产品,近1年回报的算术平均值为1.203%,中位数为1.199%。这一表现低于四家股东理财公司的平均水平,也稍逊色于全部理财公司理财产品的平均水平。

4家股东理财公司成立满1年并且有数据的2694只产品的近1年回报算术平均值为2.96%,中位数为1.89%。不过需要说明的是4家股东理财公司2694只产品有135只产品近1年回报为0,可能由于未及时更新净值或其他原因。此外,所有理财公司近一年回报的算术平均值为2.19%,中位数为2.05%,均高于合资理财公司1.2%左右的近一年平均回报。

从波动指标来看,合资理财公司近一年净值波动幅度也明显高于股东理财公司。截至3月9日,合资理财公司有3只产品近一年最大回撤超过了10%,为两只权益类产品和1只混合类产品。最大回撤超过3%的理财产品有40只,即6成理财产品近一年最大回撤超过3%,相比之下,4家股东理财公司有数据的2573只产品中,近一年最大回撤超过3%的比例为约1成。

从近一年最大回撤平均值对比来看,4家合资理财公司成立满一年的理财产品近一年平均最大回撤幅度为3.47%,不仅比4家股东理财公司的近一年平均最大回撤幅度大(1.49%),也比所有理财公司近一年平均最大回撤幅度大(1.43%)。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内容

保险投资计划(保险投资计划书范文)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猜你喜欢